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需求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唐秀美, 刘玉, 任艳敏, 周艳兵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7 (1): 173-180.   DOI: 10.13209/j.0479-8023.2020.112
摘要582)   HTML    PDF(pc) (945KB)(238)    收藏
在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选择指标, 评估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状况, 划定需求类型区。基于2000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 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策略。结果表明: 1) 人类对生态系统有物质、环境和文化三大需求, 对应生态系统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4大功能中的9项服务, 可以从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产业发展和教育水平4个方面来评估; 2)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空间差异较大, 可以划分为极高需求区、高需求区、中需求区和低需求区; 3) 在所研究的时段内,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降低, 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地均价值在空间上呈现总体上从北往南逐步降低的特征; 4) 不同需求类型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不均衡, 2000—2015年间各类型区价值都有所降低, 不同类型区的土地利用策略不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生产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测
刘玉, 任艳敏, 潘瑜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 (2): 315-323.   DOI: 10.13209/j.0479-8023.2019.130
摘要738)   HTML    PDF(pc) (865KB)(140)    收藏
基于累积分布函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系统地分析2015年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的空间集聚特征, 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18个因子对黄淮海地区及不同类型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提炼出主导因素, 得到如下结果。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呈现“低值集聚、高值离散”的特征, 并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同质集聚性。其中, 显著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南、皖北和苏北地区, 显著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和山东临海县域。综合考虑空间约束和粮食产量分布差异, 将黄淮海地区分为粮食高产区、中高产区、中低产区和低产区4个类型区。18个因子对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不一, 主要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型和非线性增强型。其中, 高产区的主导因素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化肥施用量(折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属于社会经济及要素投入作用型; 中高产区的主导因素为耕地面积、区域人口、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表现为综合作用型; 中低产区的主导因素为耕地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折纯), 表现为地理环境及要素投入作用型; 低产区的主导因素为植被指数、耕地面积、第一产业增加值、化肥施用量(折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表现为综合作用型。针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 提出不同的粮食增产增收策略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基于双重自组织模型的土地整治项目区时空配置研究
任艳敏, 徐亚辉, 刘玉, 唐秀美, 王学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3 (2): 360-368.   DOI: 10.13209/j.0479-8023.2017.004
摘要797)   HTML17)    PDF(pc) (2440KB)(273)    收藏

以海南省屯昌县为例, 构建兼顾地理空间和属性空间的双重自组织模型, 对土地整治项目区进行时空配置。地理空间采用行政村几何中心点的 x, y坐标表示, 属性空间采用土地整治潜力、土地整治迫切性和土地整治可行性表示。结果表明, 屯昌县各行政村土地整治潜力、土地整治迫切性和土地整治可行性空间差异显著, “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特征明显, 亟需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有坡心镇、南坤镇、西昌镇和屯城镇等。采用双重自组织模型, 将 161 个行政村划分为 6 个土地整治项目区。基于综合评价得分, 将屯昌县划分为优先整治区(近期)、重点整治区(中期)和适度整治区(远期), 面积比例分别为 25.14%, 41.83%和 33.03%, 并提出不同土地整治分区的目标导向和整治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屯昌县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对提高区域土地整治规划水平、促进土地整治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海南省热带台地生态化土地整治分区与工程设计
唐秀美, 潘瑜春, 郝星耀, 刘玉, 任艳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6): 1093-1101.   DOI: 10.13209/j.0479-8023.2016.103
摘要864)   HTML    PDF(pc) (2031KB)(794)    收藏

在分析海南省热带台地耕地整治数量、质量潜力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气候、土壤、地貌等条件与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将海南省热带台地土地整治划分为4个区域: 琼东现代农业整治区、琼南农旅一体化整治区、琼西生态调节整治区和琼北高产高效整治区, 并分析各个区域的特点、整治潜力及整治重点方向和关键技术。结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 确定台地不同区域的生态化整治措施, 包括对田块、道路、沟渠、防护林的生态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可以为因地制宜地进行台地区域耕地整治, 探索热带台地地区生态化整治措施, 提高海南省热带台地地区的土地整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主导产业选择
孙超, 刘玉, 唐秀美, 任艳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6): 1085-1092.   DOI: 10.13209/j.0479-8023.2016.065
摘要672)   HTML    PDF(pc) (480KB)(739)    收藏

以2005—2012年间的三次产业及第三产业内部产业为分析对象,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 综合分析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发展的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以期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得到结果如下。1) 生态涵养发展区第一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但总量偏小, 不能有效地带动全区的经济发展; 生态涵养发展区第二产业增长慢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不具备竞争优势; 第三产业总偏离量明显上升, 且有加速发展趋势, 是未来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2) 在各区县潜在主导产业选择方面, 门头沟区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及金融业为主导产业, 怀柔区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主导产业, 平谷区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主导产业, 现阶段密云县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尚不明晰, 延庆县的房地产业具有一定优势; 综合性旅游业符合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比较适宜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主导产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
唐秀美;任艳敏;潘瑜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4): 677-684.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097
摘要1016)      PDF(pc) (864KB)(603)    收藏
以典型热带台地地区的海南省屯昌县南吕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 探讨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技术。首先, 利用ArcGIS 和FRAGSTAS 软件, 计算项目区景观尺度和斑块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 分析项目区的景观格局情况; 然后, 采用农用地分等因素组合的方法, 分析项目区耕地利用的限制性, 以项目区农用地分等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 分析评价单元的分等因素组合类型以及不同组合类型对农用地质量的限制强度, 以此明确评价单元整治的难易程度和整治重点; 最后, 在对项目区进行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项目区的规划设计, 包括空间布局和生态设计两部分, 空间布局主要是确定整治项目区土地利用格局, 包括确定各类用地的空间位置和数量比例关系以及各种地类及整治工程的位置, 生态设计是对项目区内的用地类型和整治工程进行生态化设计, 包括对田块、道路、沟渠等提出适合热带台地地区气候和地貌特点的生态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热带台地地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1980?2012年河南省县域粮食单产时空分异及增产潜力研究
刘玉,郜允兵,高秉博,任艳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42)      PDF(pc) (2515KB)(313)    收藏
基于126个县域数据, 采用描述性统计指标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揭示1980?2012年河南省县域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及其变化, 并结合全国耕作制度分区测算粮食增产潜力。结果表明: 1) 县域粮食单产波动性增加, 绝对差异扩大, 相对差异先增大后缩小, 县域粮食单产分布由正偏态转为负偏态, 集聚程度先增强后减弱; 2) 县域粮食单产空间自相关显著, 粮食单产“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明显, 粮食单产增加量自东向西阶梯性递减, 东部平原县域的粮食单产增加显著; 3) 1980?2012年县域粮食单产变化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 局部分异显著, 显著高高集聚(HH)类型区集中在黄淮平原东部和冀鲁豫低洼平原东北部, 显著低低集聚(LL)类型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丘陵区和黄海平原区西部; 4) 将河南省划分为5个一级、11个二级增产类型区, 鄂豫皖丘陵山地区、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的粮食单产增产潜力大; 河南省总增产潜力约为1.27×107t, 黄淮平原区>鄂豫皖丘陵山地区>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豫西山地丘陵区>冀鲁豫低洼平原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